肺癌已经成为我国癌症的多发疾病之一,患者逐渐向低龄化发展,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。那么得了肺癌有没有可以治疗的药呢?这种药对颅内效果如何呢?有没有作用呢? 2015年上市的阿雷替尼接替第一代靶向药成为患者的新宠,区别于原研药,阿雷替尼也有仿制药,那么仿制药效果如何呢?
二代ALK抑制剂——阿雷替尼,被FDA批准用于ALK治疗的一线用药。于2018年8月12日通过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CFDA)的准批,正式登陆中国。那阿雷替尼治疗效果怎么样?在国际临床研究中显示阿雷替尼用于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时间达到34.8个月,是现有治疗方案的近3倍,并且将患者脑转移的风险降低至84%,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一半以上,这意味着可以将肺癌转化为慢性病,极大地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。阿雷替尼对比化疗的临床报告显示:阿雷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可延长至9.6个月,而化疗组仅仅有1.4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阿雷替尼组27%,化疗组41%。总体来说,在无进展生存率、CNS疗效和耐受性方面,阿雷替尼都优于化疗。
研究显示阿雷替尼能够透过血脑屏障,对CNS保持活性,对脑转移瘤也有疗效。一项名为ALEX的三期试验,在初治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(包括无症状脑转移中枢神经系统患者)中比较阿雷替尼与克唑替尼的效果。这里报告了ALEX试验的中枢神经系统(CNS)疗效结果。数据截止时,共303名患者(阿雷替尼 ,n=152;克唑替尼,n=151)接受随机分组。经IRC评估40%的患者基线存在CNS转移。总体而言,两组之间基线特征类似。阿雷替尼组既往吸烟者/当前吸烟者的比例相比克唑替尼组较高。基线CNS转移灶可测量和/或不可测量的患者中,46人已接受过放疗。在两个治疗组中,可测量/不可测量基线CNS病灶的中位数均为2个。
对于基线存在CNS转移和不存在CNS转移的患者,接受阿雷替尼治疗时研究者评估的PFS相比克唑替尼显著延长。在基线存在/不存在CNS转移的患者之间,阿雷替尼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异。对于之前接受过放疗和之前未接受过放疗的患者,接受阿雷替尼治疗时PFS相比克唑替尼显著延长,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阿雷替尼仿制药的效果,希望可以帮到大家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/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,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,7*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,服药指导,临床研究,报告解读,膳食指导;欢迎添加慢病顾问,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,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。
